遗属补助如何分配是许多家庭面临的实际问题,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但执行中常遇争议。根据《社会保险法》相关规定,这笔钱不是遗产,不能按继承法分割,而是用于保障死者生前供养亲属的基本生活。实务中常见三类争议焦点:1、哪些人算"供养亲属"?通常需
2025/08/19遗嘱公证作为遗产处置的重要方式,其法律效力问题常引发争议。根据现行《民法典》规定,经公证的遗嘱具有优先效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公示期结束后就完全不能提出异议。笔者曾代理过一起典型案件:王女士在父亲去世三年后,才发现公证遗嘱中将房产全部留给弟弟的
2025/08/19遗嘱继承房产分割后购房款清偿问题,往往涉及《民法典》继承编与合同法的交叉适用。根据第1153条规定,遗产实际价值超过遗嘱分配数额时,继承人需在所得遗产实际价值范围内清偿债务。笔者经办过一起典型案例:张女士通过遗嘱获得70%房产份额,剩余30
2025/08/19关于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能否继承房屋这个热点问题,其实涉及宅基地和地上建筑物的双重属性。民法典第362条明确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限制,但第1122条又确认了房屋的财产可继承性。笔者处理过这样一个典型案例:2022年苏州吴中区张某(城镇户
2025/08/19关于丧偶第一继承人的认定问题,民法典给出了明确指引。根据《民法典》第1127条规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和父母三大人群。这里需要特别注意两个实务要点:首先,丧偶情况下生存配偶仍保留继承人资格;其次,"子女"的范围可能比想象中更广。
2025/08/19遗产公正后可以改吗?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家庭。民法典第1142条明确规定,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笔者在实务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咨询:张女士三年前公证了遗嘱,现在想增加孙子的继承份额,却担心手续复杂而犹豫不决。来看个典型案例:20
2025/08/19遗产可不可以给朋友这个问题,在法律实务中经常被咨询。根据民法典第1127条规定,法定继承人确实不包括朋友这类关系人,但1133条同时明确允许通过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予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个人。笔者曾处理过一个典型案例:2022年上海某独居
2025/08/19关于"遗产可以不要吗"这个常见疑问,民法典第1124条给出了明确依据。但实际操作中,放弃继承权远比想象中复杂。去年杭州某区法院审理的典型案例值得参考:周女士因父亲遗留的商铺存在租赁纠纷,在公证处办理了放弃继承手续。但三个月后其他继承人发
2025/08/19民法典关于遗产继承的规定中,第二顺序继承人往往容易被忽视。根据第1127条,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作为第二顺位继承人,只有在第一顺位完全缺失时才有权继承。实务中这类案件通常比第一顺位继承更复杂。笔者曾处理过一个典型案例:李女士去世后
2025/08/19在遗产继承领域,遗嘱可以留给孤儿院的孩子吗这个问题颇具现实意义。民法典第1133条明确规定,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个人。这意味着福利院的孩子们完全可以成为合法受遗赠人。去年经手的一个案例很有代表性:李女士因
202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