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的立案金额标准是实务中的关键问题。根据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至1万元以上即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笔者曾代理一起虚构投资项目案件,嫌疑人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骗取5名受害人共计3.2万元,最终被认定为"数额较大"。关于诈骗多少金
2025/08/25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判决生效后发现漏罪的情形。以诈骗案件为例,当被告人因诈骗25万被判刑七年正在服刑期间,若其他被害人陆续提出新的控告,此时法院需要启动特别程序处理这些新发现的犯罪事实。根据《刑法》第七十条及第六十九条规定,对新发现的
2025/08/25关于主播通过情感诱导获取打赏是否构成诈骗,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少争议案例。刑法第266条规定的诈骗罪要件中,最关键的是行为人实施了欺骗行为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从实际判例来看,这类案件有几个典型特征:1.虚构个人信息(如学历、经济状况);2
2025/08/25金融诈骗案的立案流程中,公安机关首先要核实三个核心要素:犯罪事实、证据材料和管辖权限。以2023年上海破获的"区块链理财"诈骗案为例,虽然主犯使用境外服务器作案,但通过分析资金流向锁定了境内操盘手,最终以涉案金额达1200万元成功立案。
2025/08/25什么是诈骗行为?《刑法》第266条说得明白:用假话骗人钱财就算数。关键看两点:有没有骗人的心思,有没有实际拿到钱。比如2022年杭州中院判的"保健品诈骗案",张某团伙把30元成本的维生素吹成"抗癌神药",骗了200多位老人,这就是典型的诈骗
2025/08/25非法集资的入罪标准中,个人吸收存款达到20万元是条"高压线",这个数字可不是随便定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向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超过这个数,就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实务中很多案件都是从小额借贷开始,最后像滚雪球一样失控。说个真实改编的
2025/08/25关于高息借款是否构成诈骗罪的问题,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少争议。根据《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罪的认定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并实施了欺骗行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高利息本身并不等同于诈骗,但可能成为判断犯罪意图的参考因素之一。去
2025/08/25信用卡逾期诉讼的还款期限判决,法院通常会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进行裁量。实务中,信用卡被起诉法院一般判决多久还完存在较大弹性空间,从3个月到24个月不等。笔者经手案例显示,关键在于能否证明"非恶意透支"。举个典型例子
2025/08/25大学生医保和家里医保一样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医保体系的复杂运作。从法律层面看,《社会保险法》第23条明确规定在校大学生应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但具体执行标准各地存在差异。举个典型案例:2022年杭州某高校学生小李同时持有学
2025/08/25养老保险去哪个部门办理是很多中老年人特别关心的问题。根据《社会保险法》相关规定,办理养老保险主要涉及以下三个部门:1.社保经办机构负责参保登记和待遇核定;2.税务机关负责保费征收;3.银行等代发机构负责养老金发放。笔者建议优先到当地社
202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