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师事务所】孩子借了高利贷父母怎么办

当遇到孩子借了高利贷父母怎么办的困境时,首要任务是确认债务的法律归属。根据我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或16周岁以上、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通常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借贷行为属于个人债务,父母没有法定义务代偿。这意味着放贷方若上门追讨,父母可以依法拒绝还款;如果对方采取威胁、暴力或非法扣押财物等手段,应立即报警求助。

实务中有一个典型虚构案例:李某的女儿20岁,通过非正规渠道借款8万元,约定月息6%,因无法偿还导致催收人员多次上门骚扰并扬言要搬走家具。李某咨询专业律师后明确:女儿作为成年人应自负其责。最终李某选择报警处理,警方介入后制止了非法催收行为。最终李某选择报警处理,警方介入后制止了非法催收行为。这个例子凸显了孩子借了高利贷父母怎么办的核心——成年子女的债务不自动转嫁给父母。

从法律依据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指出:借贷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四倍。超出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有权请求返还已支付超额利息。举例来说,若当前LPR为3.7%,则合法年利率上限为14.8%,任何超出此限的利息均无法律效力。

笔者认为,虽然部分父母出于情感考虑自愿代偿子女债务并不违法,但需警惕这可能间接助长盲目借贷行为。面对孩子借了高利贷父母怎么办的问题,更理性的做法是坚守法律底线——不承担连带还款责任,同时主动通过报警或诉讼等合法途径维权。

实务操作上建议:第一、妥善保管借贷合同、转账凭证和沟通记录;第二、遭遇暴力或骚扰催收时第一时间报警并录音录像取证;第三、可协助子女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超高利息部分无效。值得思考的是:对于已成年但无稳定收入的子女,父母如何在提供必要情感支持的同时规避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