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所】被卖保健品的骗了怎么办?

当您遇到被卖保健品的骗了怎么办这类问题时,第一时间可拨打12315热线或联系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求助。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经营者必须诚信经营,不得虚假宣传或设置不合理交易条件。实务中曾有一个典型案例:李阿姨花费6000元购买了号称“根治高血压”的保健口服液,服用后无效且商家拒绝退款;她通过保留转账记录和广告传单,向消协投诉后成功追回全款并获得三倍赔偿。笔者认为,此类案件维权关键在于证据完整性,但需注意部分商家会利用老年人信息不对称进行诱导销售。

若遇商家涉嫌诈骗,如夸大疗效或突然失联,建议立即报警并同步提交行政投诉。法律虽为消费者提供多重保障,但实践中取证难度较大,尤其是电子证据易丢失。笔者建议优先通过12315等渠道快速冻结对方账户,同时咨询律师分析是否提起民事诉讼;最后提醒大家,保健品消费前务必核实批文信息和用户评价。思考:面对层出不穷的保健品营销手段,普通消费者如何建立科学选购意识以避免陷入被卖保健品的骗了怎么办的困境?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