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寡老人的遗产分配问题在实务中经常遇到,民法典第1160条明确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但具体操作时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笔者经办过这样一个典型案例:杭州某街道一位85岁的独居老人去世后留下价值约50万元的房产和存款。
2025/07/25当遇到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情况,《民法典》第1142条明确规定以最后的遗嘱为准。这个规则在实务中常引发争议,比如最近代理的李女士遗产纠纷案:她先后订立过公证遗嘱、代书遗嘱和录音遗嘱,三份遗嘱对存款分配方案完全不同。最终法院依据民法典立有
2025/07/25父母过世后,关于父母的房子女儿有份吗这个问题,其实涉及法定继承的核心规则。民法典第1126条明确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这意味着女儿和儿子在法律地位上没有任何区别。笔者在代理继承纠纷案件时发现,很多争议都源于对这条基本原则的误解。去年处
2025/07/25一家三口同时死亡的继承案件往往牵动多方神经,民法典第1121条明确规定"相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难以确定死亡时间的,推定没有其他继承人的人先死亡"。这个看似简单的条款,在实务中却可能引发复杂的法律争议。去年某地地震中就出现
2025/07/25当涉及遗产继承配偶和父母怎么分配的问题时,首先要明确法定继承的基本规则。根据民法典第1127条,配偶、子女、父母同属第一顺位继承人,原则上应当均分遗产。不过实务中情况往往更复杂,比如去年上海某区法院处理的案例中,被继承人留下价值300万元的
2025/07/25关于"父亲去世财产会全是后妈的吗"这个问题,民法典给出了明确答案。第1127条规定配偶、子女、父母同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且原则上应均分遗产。这意味着后妈不可能天然获得全部财产。去年某中院审理的张某遗产案就很典型:张先生二婚后猝死,继子小刘
2025/07/25女儿未尽赡养义务继承财产吗?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家庭。法律上,子女的继承权与赡养义务就像硬币的两面——民法典第1127条明确将子女列为第一顺位继承人,但第1130条同时规定,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应当少分或不分遗产。笔者经办过的案例中,李阿姨因
2025/07/25亲子鉴定可以继承遗产吗?这个问题在非婚生子女继承案件中尤为关键。笔者经办过一起典型案例:2023年上海某富豪去世后,三名自称私生子的当事人分别提交了不同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报告,最终只有经过法院委托的司法鉴定结果被采信。根据《民法典》继承
2025/07/25关于遗产房我翻建继承时应怎么分的问题,民法典其实给出了基本框架,但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第1153条规定,遗产分割应当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这为处理翻建后的房产分割提供了弹性空间。举个典型案例:2022年上海闵行区法院
2025/07/25在处理遗产继承时,经常遇到"遗产公证后的房产没过户属于谁"的争议。虽然民法典明确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但房屋产权的实际转移必须完成过户登记手续,这一点往往被当事人忽视。举个典型案例:李女士生前通过公证遗嘱将价值500万的学区房留
202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