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所】孤寡老人的遗产该如何分配

孤寡老人的遗产分配问题在实务中经常遇到,民法典第1160条明确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但具体操作时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

笔者经办过这样一个典型案例:杭州某街道一位85岁的独居老人去世后留下价值约50万元的房产和存款。社区工作人员排查发现老人既无子女也无其他亲属,且未立遗嘱。经过60天公告期后,法院最终判决该遗产收归国有,用于当地福利院建设。这个案例充分体现了法律对孤寡老人遗产的处理原则。这个案例充分体现了法律对孤寡老人遗产的处理原则。

在处理孤寡老人遗产时需特别注意三点:1. 必须由居委会或村委会出具详细的亲属关系证明;2. 要严格遵守60天的公告期规定;3. 如果老人生前有债务,需先用遗产清偿。实务中常见的问题是基层组织对程序执行不严谨,容易引发争议。

对于长期照顾孤寡老人的好心人来说,笔者建议可以提前考虑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比如2022年南京就有个案例,一位邻居照顾独居老人8年并签订了合法协议,最终顺利继承了老人的部分存款。

思考题:如果社区志愿者长期照料孤寡老人但未签书面协议,能否主张适当分得遗产?这个问题涉及到事实扶养关系的认定标准。

在处理孤寡老人遗产分配问题时特别要注意:1. 程序合法是关键;2. 既要保护国家利益也要兼顾社会公序良俗;3. 可以考虑将部分遗产用于公益事业。这样才能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