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师事务所】股东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作为公司股东,既要明确自身享有的权利,也需切实履行对应的义务。根据《公司法》第二十八条,股东最基本的义务是按章程约定按期足额缴纳出资。若未及时完成实缴,不仅需要承担违约责任,还可能被限制表决权、分红权等股东权利,甚至面临股权被稀释的风险。若未及时完成实缴,不仅需要承担违约责任,还可能被限制表决权、分红权等股东权利,甚至面临股权被稀释的风险。

在权利方面,《公司法》第四条清晰规定了股东的核心权利:主要包括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以及查阅公司章程和财务报告等知情权。例如在2023年杭州某电商企业的融资案例中,股东王某依据第三十四条,按20%持股比例行使优先认购权,成功参与新一轮增资,并据此获得年度分红——这充分体现了法律对股东资产收益权和优先认缴权的保障。

笔者认为,实践中许多中小股东容易忽略知情权的主动行使。比如某医疗器械公司小股东李某,曾因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却拒绝提供详细财报,通过书面请求和后续诉讼才最终实现账簿查阅。这一案例说明,虽然法律赋予股东诸多权利,但实际行使往往需要积极主张和依法操作。

实务中需特别注意:1.入股前应重点审核章程中关于出资期限、违约责任的条款;2.定期通过书面申请行使股东知情权,及时掌握公司财务状况;3.遇到重大决策事项时,应通过参加股东会或委托投票等方式积极参与表决。思考问题:当小股东的查账需求与公司主张的"商业秘密保护"发生冲突时,法院通常会如何界定合理查阅的边界?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