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所】信贷合同诈骗罪是什么

信贷合同诈骗罪是刑法中专门针对金融领域的特殊诈骗类型,根据刑法第193条,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信贷合同过程中实施欺骗行为。比如去年上海某案例中,犯罪嫌疑人通过虚构进出口贸易背景,利用虚假海关单据骗取银行信用证融资高达2000余万元。

要认定构成信贷合同诈骗罪,实务中通常需要把握几个要点:1.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这点可以从资金去向、还款能力等方面综合判断。2.欺骗手段具有多样性,包括提供虚假财务报表、虚构贷款用途等。3.涉案金额要达到追诉标准(个人1万元以上即可立案)。笔者认为随着电子支付普及,利用数字签名伪造技术实施骗贷的案件值得警惕。

量刑方面特别要注意的是:基础刑为5年以下并处罚金;若数额巨大(100万元以上)则处5-10年有期徒刑;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可能面临无期徒刑。北京某案中被告人通过操控多家空壳公司互保骗贷1.2亿余元,最终被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判处15年徒刑。

防范建议:企业财务人员需特别注意核实交易对手资质文件真实性;银行可引入区块链技术存证关键合同材料。思考题:当借款人因经营不善导致无法还款时,如何与信贷合同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进行区分?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