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师事务所】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区别

在司法实践中,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分常常是争议焦点,尤其当案件涉及经济合同时。首先需注意,两罪侵犯的客体不同:诈骗罪主要侵害的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属于较为单一的财产犯罪;而合同诈骗罪则同时侵犯了市场经济秩序和他人财产权,这体现了对市场交易环境的特殊保护。其次,客观行为方面差异显著,合同诈骗要求行为必须发生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并利用合同形式实施欺骗,这与普通诈骗的随机性或非合同性欺诈有明显区别。再者,犯罪主体上,合同诈骗罪的主体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而诈骗罪通常仅限自然人主体。最后,数额认定标准也不同:司法实践中,合同诈骗罪的入刑门槛往往更高,因为其涉及金额较大且对市场秩序的破坏更严重。

法律依据主要源自《刑法》第266条关于诈骗罪的规定: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的刑期为三至十年;特别严重的可判十年以上至无期徒刑。同时,《刑法》第224条专门规定了合同诈骗罪——在签订、履行合同中骗取财物将依法严惩。笔者认为这凸显了立法者对维护市场诚信的特殊考量。

以一个虚构但合理的案例说明:2022年某科技公司高管李某伪造政府合作项目与多家投资方签署协议收取保证金500万元后卷款潜逃。检察机关最终以合同诈骗罪起诉而非普通诈骗罪关键在于行为利用了经济合同的合法外衣直接扰乱了投融资市场秩序这再次印证了两者的核心区别即是否以合约为媒介破坏市场经济。

实务建议企业在签约前务必核实对方资质和信用历史大额交易可采用担保或分阶段付款来防控风险笔者提醒当行为同时触犯两罪时应优先适用特别法即合同诈骗罪名以确保罚当其罪思考问题在当前数字经济背景下虚拟合同欺诈如何更清晰界定其属于合同诈骗还是普通诈骗?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