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师事务所】签了合同工程亏了怎么办

签了合同工程亏了怎么办?这是许多施工企业最常遇到的实际困境。根据《民法典》第533条关于情势变更的规定,以及第510条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我们可以从法律解释和实务操作两个角度来应对亏损风险。笔者认为,处理此类问题不能仅依赖诉讼,而应注重过程控制和证据管理。

首先需要审查合同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如果合同中存在违反《招标投标法》或价格法规的条款,例如约定价格明显低于成本且缺乏调整机制,承包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解除合同。但需注意,主张合同无效在实践中门槛较高,除非存在串通投标、无资质承包等明显违法情形。

其次要善于运用情势变更原则寻求救济。某建筑公司2023年承接某商业综合体项目时,因混凝土价格同比上涨40%导致亏损约500万元。该公司依据《民法典》第533条,通过提交市场调研报告和成本对比数据,最终与建设单位达成价格调整补充协议。这种基于事实和法律的协商方式往往比直接诉讼更高效。

此外,加强履约过程中的签证管理至关重要。笔者曾代理某隧道工程项目,施工方通过系统收集28份工期延误签证、材料替换洽商记录等文件,在结算阶段成功主张1600余万元补偿款。这种做法既符合《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又能为可能发生的纠纷提供完整证据链。

实务中若遇到签了合同工程亏了怎么办的困境,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启动项目成本复盘分析,明确亏损原因和责任主体;2.全面整理履行过程中的会议纪要、验收记录、付款凭证等书面文件;3.优先通过监理例会、工作联系函等正式渠道进行商务磋商。

思考问题:在EPC总承包模式下,若因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错误导致成本大幅超支,承包商除依据合同索赔外,还可如何运用《民法典》第802条关于勘察设计责任的规定主张权利?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