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师事务所】维护股东权益

作为公司股东,维护自身权益是法律赋予的核心权利之一。实践中,股东可通过多种方式主动行使权利,例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公司法》明确保障股东的知情权,允许其核查财务真实性。曾有这样一个案例:某文化公司小股东赵某因怀疑年报数据存在水分,依据法律规定申请查账,结果发现高管通过虚增收入掩盖亏损,及时阻止了资产流失。笔者认为,知情权是维护股东权益的第一道防线。

当公司决策程序出现瑕疵时,股东可依法申请撤销相关决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若股东会或董事会的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或公司章程,或决议内容与章程冲突,股东可在60日内请求法院撤销。例如某电商企业在未提前通知全体股东的情况下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并通过一项关联交易决议。小股东刘某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诉讼,法院最终以程序违规为由撤销决议。该机制有效防止了大股东滥用控制地位。

在利润分配方面,《公司法》为中小股东提供了退出渠道。根据第七十四条,若公司连续五年具备分红条件却拒绝分配利润,投反对票的股东可要求公司以合理价格回购其股权。协商不成的可在90日内起诉。实务中曾有案例:某连锁超市多年盈利却从未分红,小股东陈某通过诉讼成功实现股权回购,避免了投资价值持续缩水。

此外,《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创设了代表诉讼制度——当董事、监事或高管损害公司利益而公司怠于追责时,符合持股条件的股东可代表公司提起诉讼。这不仅能够挽回公司损失也间接维护了股东的长期权益。

实务中建议重点关注以下方面:第一应定期查阅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议纪要;第二对存在程序或实体问题的决议要及时采取法律行动;第三灵活运用代表诉讼机制制约管理层不当行为。

思考问题:在多数上市公司采用线上投票的背景下如何设计更便捷的异议表达机制来强化维护中小股东的权益?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