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师事务所】信用卡判刑后还要还吗

很多朋友都关心:信用卡判刑后还要还吗?其实答案很明确,刑事责任和民事债务是两回事。即使因为涉及信用卡诈骗罪被判刑坐牢,银行作为债权方仍然保留追索欠款的权利。服刑是对违法行为的惩罚,而还款则是履行合同义务,二者互不替代。简单来说,犯了罪得受罚,欠了钱还得还——法律就是这么规定的。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信用卡诈骗主要包括使用假卡、冒用他人卡或恶意透支等行为。其中,“恶意透支”通常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期限透支,并且经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如果数额较大,可能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刑期会更长。需注意,这条法律主要打击欺诈行为,但民事层面的还款责任并不会因判刑而消失。

举个实务中的例子:小王因恶意透支信用卡20万元,银行多次催收无果后报案,最终小王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服刑结束后不久,银行就通过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小王偿还欠款及累积利息。法院判决支持银行诉求,小王不得不继续还款。这个案例再次印证:信用卡判刑后还要还吗?当然要!坐牢不能抵债。

笔者认为这种法律安排很合理:刑罚旨在惩戒欺诈、维护金融秩序,而民事还款则保障了银行的合法权益。持卡人千万不要有“坐完牢债务就没了”的误解;实际上出狱后反而可能面临更严厉的追偿措施。

实务建议:如果遇到财务问题难以还款,最好主动联系银行协商分期或减免计划,避免事情恶化成刑事案件。同时记得保存好所有还款沟通记录以备证明。
思考问题:随着移动支付和信用消费普及,“恶意透支”的界定会不会因人们消费方式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