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钱不还属于什么案件?这是民间借贷中最常见的法律问题之一。根据《民法典》第667条规定,这类纠纷本质上属于合同违约案件,债权人可以依据借款合同关系主张权利。实务中,当遇到欠钱不还的情况,建议优先考虑协商解决,若协商无果再走诉讼程序。
去年笔者代理的一个典型案例很有代表性:深圳某创业公司股东借款300万给朋友周转,约定3个月还款但到期后对方以各种理由推脱。我们通过调取银行流水、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链,最终在诉讼中获胜并执行到位。这个案例充分说明,对于欠钱不还的民事案件,关键是要做好证据准备工作。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民事诉讼法》第64条明确规定了"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具体到欠钱不还案件中:1.债权人需证明借贷合意的存在;2.要提供款项实际交付的凭证;3.需证明债务人未按约履行还款义务。很多当事人往往只重视借条却忽视其他证据的收集。
笔者认为在处理欠钱不还这类民事案件时,财产线索的调查尤为重要。实践中常见的情况是:虽然胜诉却因找不到被执行人财产而无法执行。建议在起诉前就通过合法途径调查对方的房产、车辆、银行账户等信息。
实务操作建议:1.大额借款务必要求担保措施;2.注意3年诉讼时效的计算节点;3.可考虑申请支付令简化程序;4.必要时可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涉嫌诈骗)。
思考题:如果借款人通过第三方账户收款导致举证困难,该如何完善证据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