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樽律所】聊天记录欠钱算证据吗

关于聊天记录能否作为借贷证据的问题,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3条明确规定电子数据属于法定证据种类。但实务中如何运用这些证据,往往需要更细致的考量。

笔者曾代理过一个典型案例:2023年北京朝阳区法院审理的王某诉赵某借贷案中,双方通过企业微信沟通借款事宜,虽然没签书面合同,但因聊天记录完整记载了20万元借款的转账账号、还款期限等关键信息,最终获得法院支持。这个案例印证了聊天记录欠钱算证据吗的关键在于内容的具体性。

从司法实践看,法官通常会重点审查三个维度:1.电子数据的真实性(是否经过篡改)。2.对话主体的确定性(能否锁定当事人)。3.意思表示的完整性(是否包含借贷合意)。比如去年成都某案中,原告仅提供"尽快还钱"的零星对话就因证据不足被驳回。

笔者认为要特别注意取证技巧:1.使用手机录屏功能保存整个对话过程。2.提前在聊天中确认对方身份(如要求发送语音)。3.重要对话结束后立即进行公证。这些措施能有效应对对方可能提出的"非本人使用"抗辩。

建议采取以下风险防范措施:1.大额借贷务必配合银行转账。2.定期通过聊天记录对账确认余额。3.重要还款承诺要求对方手写签字确认。留个思考题:如果借款人用网络段子回复"好的收到",能否视为对债务的确认?

回到最初的问题——聊天记录欠钱算证据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其证明力取决于内容详实程度和取证方式。与其事后纠结证据效力,不如在交易初期就做好风险防控。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