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是劳动者的法定权益,用人单位必须依法缴纳。根据《社会保险法》第63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保费的,社保经办机构可责令限期缴纳或补足。实务中曾发生过这样的案例:某物流公司连续8个月未给30名快递员缴纳社保,最终被要求补缴的同时,还被处以欠缴金额1.5倍的罚款。
关于未缴纳五险一金的补偿标准问题,各地执行存在差异但基本原则一致:1.补缴期限应从劳动关系建立之日起算;2.个人缴费部分仍需由劳动者承担;3.除补缴外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笔者处理过的一个典型案例显示,苏州某制造企业因漏缴12名员工公积金达两年之久,最终按应缴金额的120%进行了赔偿。
维权时需特别注意证据链的完整性:工资条、考勤记录这些日常材料往往能成为关键证据。
维权时需特别注意证据链的完整性:工资条、考勤记录这些日常材料往往能成为关键证据。去年深圳就有个典型案例,某程序员凭借银行流水和微信工作群记录成功证明了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公司未缴社保的事实。
值得思考的是:当企业因经营困难暂时无法缴纳时,劳动者该如何平衡维权与企业生存?这种情况建议优先通过协商达成缓交协议,既保障权益又给企业缓冲空间。但要注意书面协议中必须明确最迟补缴期限和违约责任。
从法律后果来看,《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38条规定逾期不缴公积金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实践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某教育机构在仲裁败诉后仍拒不执行,最终法院直接从其账户划扣了欠缴的公积金及滞纳金共计1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