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樽律所】诈骗11万认罪认罚退赃能判缓刑么

诈骗11万认罪认罚退赃能判缓刑么?这个问题需要结合具体案情来分析。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缓刑必须同时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危险且宣告缓刑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四个条件。

去年某地法院审理的张某诈骗案很有代表性:张某虚构投资项目骗取11.3万元,归案后不仅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还变卖房产全额退赔。值得注意的是,检察官当庭出示了张某参与社区公益的证明,最终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这说明诈骗11万案件若处理得当,确实存在适用空间。

笔者在办案中发现三个关键点:1.退赃时间越早越好,审查起诉阶段退赃比审判阶段效果更显著。2.被害人谅解需要真实情感表达,格式化谅解书可能被法庭质疑。3.户籍地司法所出具的评估意见往往比暂住地的更有说服力。

实务中要警惕一个误区:不是退了11万就必然缓刑。周某案件就是个教训——虽然退了全部赃款但隐瞒了另一起诈骗事实,最终因"无悔罪诚意"被判处实刑5年。

操作建议:1.退赔时建议通过公证提存保留证据。2.申请量刑听证时重点突出家庭困难等从轻情节。3.准备10份以上邻居证明信强化社区评估效果。

值得探讨的是:当嫌疑人经济能力有限时,是优先赔偿被害人争取谅解,还是留足律师费保障辩护质量更能增加缓刑几率?

回到最初的问题:诈骗11万认罪认罚退赃能判缓刑么?答案是可能性存在但需系统布局每个诉讼环节的证据链构建。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