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樽律所】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了诈骗怎么办

在司法实践中,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了诈骗怎么办是常见难题。《刑法》第266条虽规定诈骗罪构成要件,但第16条同时强调"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的,不认为是犯罪"。这种看似矛盾的规定,恰恰体现了法律对主观恶性的严格要求。

2023年杭州某电商平台就发生过典型案例:运营专员小李按主管要求上线促销活动,后查明该活动被用于套取用户资金。法院最终采信了小李的聊天记录和内部邮件,认定其确实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了诈骗活动,作出不起诉决定。

笔者认为关键要把握三个要素:1.是否具备违法性认识可能;2.是否尽到岗位注意义务;3.是否存在明显异常情形。比如银行柜员遇到客户频繁大额转账时,就负有更高审查义务。

实务中建议采取以下步骤:1.立即固定工作记录等电子证据;2.向单位纪检部门报备情况;3.申请调取监控录像等客观证据。

实务中建议采取以下步骤:1.立即固定工作记录等电子证据;2.向单位纪检部门报备情况;3.申请调取监控录像等客观证据。思考题:当上级指令与公司制度明显冲突时,您会选择执行还是质疑?

特别提醒,即使确属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了诈骗怎么办的困境中,也要避免三种错误做法:1.擅自联系涉案人员;2.删除通讯记录;3.接受私下调解。这些行为反而可能加重自身嫌疑。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