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樽律所】帮人融资贷款会坐牢吗

帮人融资贷款会坐牢吗?这个问题在实务中经常引发讨论。根据《刑法》第175条之一,骗取贷款罪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但必须满足"欺骗手段+重大损失"的构成要件。比如去年杭州某案例中,中介公司帮客户包装虚假流水被追责,主犯最终获刑2年。

笔者经办的一个真实案例:张某为帮朋友获得经营贷,伪造了2000万的购销合同。银行放款后朋友跑路,张某因"明知虚假仍协助骗贷"被认定共犯。这个帮人融资贷款会坐牢吗的案例警示我们,好心帮忙也可能踩红线。

实务中要注意三个关键点:1.是否主动参与造假行为;2.是否从中获取不当利益;3.是否造成金融机构实际损失。

特别提醒:现在有些"包装贷款"广告声称合法,实则游走在法律边缘。去年上海就查处过类似团伙,他们通过虚构工资流水帮客户申贷,最终12人被刑事立案。

风险防范建议:1.拒绝代签任何空白合同;2.留存与客户的沟通记录;3.发现可疑情况及时退出合作。

延伸思考:如果只是向朋友推荐贷款渠道但未参与材料制作,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帮人融资贷款会坐牢吗的判断标准该如何把握?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