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师事务所:房产继承人分配比例

房产继承纠纷中,分配比例往往是争议焦点。民法典第1130条明确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一般应均分遗产,但实务操作远比法条复杂。

以笔者代理的2022年上海某案为例:李先生去世后留下市值600万的房产,配偶张女士主张50%份额,两个儿子各25%。但法院最终判决配偶40%,长子30%,次子30%。关键证据显示:1. 次子长期与父母同住并承担主要照料;2. 长子十年未支付赡养费;3. 配偶有稳定退休金。这个判决充分体现了"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在房产继承人分配比例中的运用。

需特别注意三个实务要点:1. 生活困难不是当然多分的理由,必须证明其必要性;2. 主张多分者要提供银行转账、就医记录等客观证据;3. 未成年继承人的特留份不受比例调整影响。笔者认为,当前司法实践对"主要扶养义务"的认定过于严格,许多情感付出难以量化举证。

给继承人的建议:1. 共同居住期间注意保存水电费缴纳凭证等生活痕迹;2. 每月赡养费建议通过银行转账并备注用途;3. 对于恶意不赡养的继承人可录音取证。思考题:当多位继承人都主张自己尽到主要扶养义务时,如何科学评估各自贡献度?

需要强调的是,房产继承人分配比例的确定既要遵守法律规定,也要兼顾家庭伦理。遇到复杂情况时,专业家事律师的早期介入往往能避免后续诉讼。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