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损害赔偿作为婚姻关系解除时的特殊救济手段,其主张时机往往直接影响案件走向。民法典第1091条虽规定了四种法定情形,但当事人常因程序疏漏丧失维权机会。去年经办的李明案就颇具代表性:男方持续两年与第三者同居,女方起诉时仅要求分割财产。待
2025/07/09当面临家暴且发现对方转移夫妻财产时,受害者往往陷入双重困境。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第23条和《民法典》第1066条,受害者有权在婚内主张财产分割,这是法律赋予的重要救济途径。笔者曾处理过一个典型案例:王女士在起诉离婚期间,发现丈夫通过虚构
2025/07/09协议离婚后还能不能打官司要孩子或分财产?这个问题困扰着不少离异人士。法律其实留了"后门"——即便已经协议离婚,遇到特殊情况照样可以起诉。先说财产这块儿,《民法典》第1092条讲得很明白:1.故意隐匿夫妻共同财产的,离婚后还能要求再分;2
2025/07/09婚外情引发的离婚纠纷在司法实践中占比逐年上升,这类案件往往伴随着复杂的情感纠葛和财产争议。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处理此类案件需要特别注意证据收集和法律程序的选择。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处理此类案件需要特别注意证据收集和法律程序的选择。
2025/07/09婚姻中遭遇出轨时,很多女性会特别关注:因丈夫出轨分居后与他人同居还能获得损害赔偿吗?这个问题在法律上确实存在争议点。民法典第1091条明确规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但实务操作中有不少需要注意的细节。举个典型案例:2023年上海某区
2025/07/09怎么分割婚前房产始终是婚姻家事律师最常被咨询的问题。民法典第1063条虽然明确规定婚前财产归个人所有,但现实中的操作远比法条复杂,往往需要结合出资、登记、还贷等多重因素综合判断。先看个典型案例:2022年北京朝阳法院审理的离婚案中,男方
2025/07/09夫妻债务归属认定是婚姻家事案件中最为复杂的法律问题之一。民法典第1064条明确规定,判断标准主要看两点:一是是否基于夫妻共同意思表示,二是是否用于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比如2023年上海某区法院审理的案件中,妻子为支付双胞胎早教课程借款8万元,
2025/07/09关于遗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问题,民法典第1062条给出了基本判断标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或受赠的财产原则上属于共同财产,但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明确指定给一方的除外。这个"但书"条款在实践中往往成为争议焦点。举个典型案例:2021年杭州
2025/07/09遗嘱无效的情形在司法实践中屡见不鲜,笔者代理的继承案件中有近四成都涉及此类争议。根据现行法律规定,结合2023年最新司法解释,以下情形会导致遗嘱效力被否定:1. 立遗嘱人神志不清。去年深圳中院判决的典型案例中,服用精神类药物期间所立代书
2025/07/09要什么条件才能提起离婚诉讼并非简单的主观意愿问题,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根据《民法典》第1079条,核心要件可归纳为"三必须":1、必须是登记结婚的合法夫妻(事实婚姻需特别注意补证程序);2、必须由本人提出(精神病人等特殊情况需法定代理人参与
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