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网络诈骗还能追回被骗款项吗?这是许多受害者最关心的问题。从实务角度看,关键在于快速反应和有效行动。例如,2023年某地发生一起假冒电商退款诈骗案,受害人在发现被骗后半小时内报警,并提供了完整的聊天记录、转账截图和对方账号信息。警方迅速启动紧急止付机制,成功冻结了嫌疑账户中的资金,最终为受害人追回了约70%的损失。这种情况下,遇上网络诈骗还能追回被骗款项的可能性确实存在,但时效性至关重要。
法律上主要依据《刑法》第266条关于诈骗罪的规定: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刑期在三年至十年之间;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的,最高可判无期徒刑。笔者认为,这一条款不仅打击犯罪,还通过退赔赃款机制为受害人提供了追回资金的希望——案件侦破后法院常责令罪犯退赔。
需注意的是如果受害方拖延处理资金很可能被转移耗尽大幅降低追回概率。实务中曾有案例受害人在受骗后等待数日才报案此时嫌疑人已通过多次转账将资金分散到多个账户导致最终仅追回不足10%。所以遇上网络诈骗还能追回被骗款项吗?笔者认为答案高度依赖及时性和证据完整性。
建议受害人立即保存所有证据如屏幕截图、通话录音、银行流水等并第一时间向当地警方报案;同时积极配合调查提供尽可能多的线索如IP地址、社交账号等。思考问题:面对日益隐蔽的跨国网络诈骗个人应如何提前设置资金防护措施以增加未来追回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