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师事务所】公司法人被起诉股东有什么影响

当企业面临法律诉讼时,股东最关心的往往是自身是否会受到牵连。根据《公司法》第3条,公司属于独立法人主体,需以自身全部资产对外承担债务。这意味着,在普通情形下,股东仅在其认缴的出资额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担责,个人财产通常不受波及。那么公司法人被起诉股东有什么影响?核心仍落脚于法律对股东有限责任的制度保障。

例如我们曾处理过一起案例:某文化传媒公司因广告服务违约被合作方起诉,要求赔偿80万元。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股东李某认缴30万元。经法院审理判决公司偿付后,执行程序仅处置公司名下资产,未延伸至李某的个人账户与房产。这一情形清晰表明:一般情况下,公司法人被起诉股东有什么影响是可控的、有边界的。

不过笔者想提醒一点:法律虽为股东构筑了责任“防火墙”,但仍不可忽视例外情形。如实践中常见的有股东滥用法人独立地位、财产混同、抽逃出资等行为,可能引发“公司面纱被刺破”,从而令股东承担连带责任。也就是说,即便通常情况下公司法人被起诉股东有什么影响较为有限,但仍需严守合规底线。

实务中我们建议各位股东:第一,确保注册资本实缴到位,避免认缴不足引发诚信问题;第二,严格区分个人账户与公司账户资金往来;第三,积极关注企业涉诉动态,必要时可借助董事责任险转移风险。最后留一个思考题:随着企业组织形式日益多样,“一人公司”及控股比例极高的股东应如何进一步规避连带责任风险?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