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师事务所】诈骗1000万怎么判刑

诈骗1000万怎么判刑?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刑法中的"数额特别巨大"标准。根据实务经验,这类案件往往会面临十年以上重刑,但具体判决还要看案件细节。

去年深圳就有个典型案例:某公司高管利用职务便利虚构采购合同,骗走合作方980万元。虽然金额略低于1000万,但因造成多家中小企业倒闭的严重后果,最终被判无期徒刑。这个案例说明,诈骗1000万怎么判刑不仅要看数字,更要看社会危害性。

笔者在办案中发现三个关键点:1.资金去向直接影响量刑轻重。2.退赔比例达到50%以上的可能降档处罚。3.跨省作案会比本地犯罪处罚更重。比如2022年江苏一起电信诈骗案中,主犯虽涉案1200万但因全额退赃获得从轻。

给当事人的三点忠告:1.第一时间固定银行流水等客观证据。2.不要轻信"花钱摆平"的中间人。3.认罪认罚越早从宽幅度越大。留个思考题:当部分款项用于生产经营时,该如何主张非非法占有目的?

最后提醒大家关注诈骗1000万怎么判刑的程序特点:这类案件通常要经历较长的审计周期,而审计报告往往成为定罪的关键证据。笔者认为辩护律师应当尽早介入审计过程,这对后续的量刑辩护至关重要。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