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1000万怎么判刑?这个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属于典型的重罪案件。根据刑法第266条,诈骗金额超过50万元就构成"数额特别巨大",法定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笔者曾代理过一起涉案金额达900万的收藏品诈骗案,主犯最终获刑十三年。
具体量刑时法院会重点审查三个要素:1.犯罪手段的恶劣程度,比如是否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2.赃款去向及退赔可能性。3.是否存在自首、立功等法定从轻情节。2022年上海某私募基金诈骗案中,因嫌疑人将骗取的1100万用于赌博挥霍且拒不认罪,被顶格判处无期徒刑。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即便诈骗1000万这类重罪也存在量刑弹性空间。去年深圳有起案件,被告人通过亲友筹措资金退赔80%款项,加上当庭认罪悔罪,最终在十年基准刑期上获得从轻判决。
实务建议:1.侦查阶段就要着手准备退赔方案。2.注意区分个人财产与涉案财物避免被超额查封。3.慎重对待认罪认罚具结书的签署时机。思考题:当共同犯罪中各被告人对诈骗1000万的金额认定存在争议时,如何质证更有利?
关于诈骗1000万怎么判刑的问题,笔者认为不能简单看数字金额。近期有个典型案例显示:虽然涉案总金额达1050万,但因部分款项性质存疑且嫌疑人主动退赃600万,法院最终按800万既遂数额定罪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