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樽律所】被家长家暴可以报警吗

被家长家暴可以报警吗?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遭受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第13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劝阻、制止或向公安机关报案。笔者在实务中发现,很多孩子误以为"父母打孩子是天经地义",这种错误认知往往延误了维权时机。

去年深圳就发生过一起典型案例(基于实务经验虚构):14岁女生小玲长期遭受母亲体罚,某次因忘记关空调被用衣架殴打至手臂骨折。邻居听到哭声报警后,警方立即立案调查并协助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这个案例印证了三点:1.邻居等第三方可以代为报警;2.严重伤害可能构成刑事犯罪;3.保护令能有效隔离施暴者。

需特别注意,《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7条特别禁止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笔者认为这条规定具有突破性意义——它首次在法律层面否定了"教育惩戒权"的滥用。实践中常见误区是认为轻微体罚不构成违法,但法律上只要造成身体或精神伤害就可能违法。

给未成年人的实用建议:1.第一时间躲到有监控的公共场所;2.记住拨打110时要说清具体地址;3.及时告知最信任的老师;4.伤势严重时要坚持要求验伤。

值得深思的是:当学校老师发现学生疑似遭遇家暴时,是应该先联系家长沟通还是直接报警?这涉及到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的把握。

最后必须重申:被家长家暴可以报警吗?不仅能够报警,而且公安机关必须受理!这是写在《反家庭暴力法》第15条的刚性规定,任何推诿都属于行政不作为。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