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师事务所】女方继承的遗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关于女方继承的遗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这个常见疑问,法律其实有清晰的界定标准。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把话说得很明白:婚后继承所得原则上算共同财产,但有个重要例外——如果遗嘱或赠与合同里白纸黑字写着"只给女方个人",那这部分遗产就是她的个人财产。

给大家讲个真实案例(基于实务改编):2022年北京朝阳区法院审理过一起案件。李女士父亲去世时留下200万存款,遗嘱特别注明"此笔款项仅由女儿个人支配"。离婚时男方要求分割这笔钱,法院最终支持了李女士的主张。这个判决充分说明,只要有明确的单独继承意思表示,女方继承的遗产就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笔者处理家事案件多年,发现三个容易踩坑的地方:1.很多人误以为只要没办完过户手续就不算共同财产,其实关键看继承事实发生的时间点;2.部分当事人会私下放弃继承权,这种行为可能被认定为恶意转移夫妻共同财产;3.最麻烦的是口头约定但没有书面证据的情况,打起官司来往往要吃哑巴亏。

给各位提个醒:1.遇到大额遗产最好做公证遗嘱并明确财产归属;2.建议在收到遗产后及时办理产权登记并备注来源;3.银行转账尽量使用单独账户操作并保留原始凭证。特别是对于女方继承的遗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这类敏感问题,提前做好防范比事后补救要明智得多。

留个思考题:假如王女士婚后继承了父母的老宅(无特别遗嘱),但直到离婚前才完成拆迁补偿手续,这笔拆迁款应该怎么认定?

最后强调下核心结论:判断女方继承的遗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这个问题不能简单一刀切。没有特殊约定的情况下当然算共有,但只要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有排除共有的明确表述——哪怕只有一句话——就能改变整个案件性质。所以笔者常跟当事人说,关键不是看钱进了谁的账户,而是看当初白纸黑字怎么写的。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