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樽律所】法律有规定一定要赡养父母吗

关于法律有规定一定要赡养父母吗这个问题,其实《民法典》已经给出了明确答案。第1067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义务,特别是当父母失去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时。笔者接触过这样一个案例:2022年深圳罗湖区一位退休教师因患病需要长期护理,三个子女却互相推诿,最终法院不仅判令每人每月支付2500元,还要求每周至少探望两次。

实务中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1.赡养费标准通常参照当地生活水平和子女经济能力;2.精神赡养越来越受重视,去年杭州就有判决要求子女每月必须视频通话4次;3.即便父母有过错(比如未尽抚养义务),也不能完全免除赡养责任。法律有规定一定要赡养父母这个原则在司法实践中被严格遵循。

特别提醒的是,《刑法》第261条还规定了遗弃罪条款。笔者曾代理过一个案件:某企业主因拒绝赡养瘫痪父亲导致其病情恶化,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这说明法律有规定一定要赡养父母不仅是民事义务,严重时还可能涉及刑事责任。

给子女的实用建议:1.可以签订家庭赡养协议明确具体分工;2.经济确有困难的应及时向法院说明情况;3.建议通过居委会预先做好调解工作。

值得探讨的是:如果父母拥有丰厚资产却故意不用于自身养老,是否应该减轻子女的负担?虽然法律有规定一定要赡养父母是基本原则,但这种情况下的权利义务平衡确实值得立法者进一步考量。

从最新司法数据看,北京地区近两年审理的赡养纠纷案件中,约85%都支持了全额或部分赡养请求。这再次印证了法律有规定一定要赡养父母的强制性特征不会轻易改变。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