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所】以结婚名义欺诈钱财多少够判刑

关于"以结婚名义欺诈钱财多少够判刑"的司法认定,实务中存在不少争议点。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罪立案标准一般为3000元,但婚姻诈骗案件往往具有持续性特征,需累计计算金额。

典型案例显示:2021年广州法院审理的周某案中,被告人同时与5名女性保持恋爱关系,以"母亲住院""生意周转"等理由骗取共计42万元。虽然单笔金额未达立案标准,但法院认定其整体行为构成诈骗罪。笔者认为,这类案件的特殊性在于加害人往往精心设计情感陷阱。

需特别注意三种情形可能被认定为婚姻诈骗:1. 虚构身份背景获取财物;2. 收取彩礼后故意制造矛盾悔婚;3. 登记结婚后立即转移共同财产。

需特别注意三种情形可能被认定为婚姻诈骗:1. 虚构身份背景获取财物;2. 收取彩礼后故意制造矛盾悔婚;3. 登记结婚后立即转移共同财产。比如北京朝阳区2023年判决的案例中,嫌疑人使用假身份证结婚并骗取对方房产抵押款89万元。

实务操作建议:1. 婚前可要求对方出具个人征信报告;2. 超过5万元的资金往来建议进行婚前财产公证;3. 警惕短时间内频繁索要钱财的行为。值得思考的是:若双方确实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后才发生财产纠纷,是否还能认定"以结婚名义欺诈钱财多少够判刑"的要件?

最后强调,"以结婚名义欺诈钱财多少够判刑"不能简单按数额判断。司法实践中,即便金额刚达立案标准3000元,若存在伪造证件等情节恶劣情形,同样可能追究刑事责任。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