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实务中,如何判断一方是否出轨是婚姻家事案件的核心难点。民法典虽未明确界定"出轨"概念,但第1042条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规定,为司法裁判提供了依据。
笔者处理过这样一个典型案例:2022年杭州某企业高管离婚案中,妻子通过行车记录仪发现丈夫频繁出入某小区,结合物业提供的两人共同进出电梯的监控录像(每周至少3次),最终被法院认定为持续性出轨。这个案例说明法律上如何判断一方是否出轨需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从证据效力来看需注意三个层次:1.直接证据如亲密照片、开房记录证明力最强;2.转账记录等间接证据需要结合其他佐证;3.私家侦探偷拍的视频可能因取证违法被排除。特别提醒的是,微信聊天记录要经过公证才具有法律效力。
关于认定标准,笔者认为应当区分三种情形:1.偶然性行为通常不构成法定过错;2.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婚外关系可能被认定为重大过错;3.以夫妻名义同居则涉嫌重婚罪。比如深圳2023年有个判例,男方给第三者长期支付房租并生育子女,就被认定存在重大过错。
实务建议分三步走:1.发现端倪时先备份电子数据;2.通过合法途径固定证据;3.咨询律师评估赔偿预期。留个思考题:如果只有暧昧短信和单独用餐照片,您觉得在法律上如何判断一方是否出轨能达到证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