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律师解读:英国跨境税务纠纷的处置要点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跨境税务纠纷已成为跨国企业在英国运营时面临的重要挑战。从双重征税的规避到反避税规则的适用,从转让定价争议的化解到预约定价安排的落地,英国构建了一套兼具专业性与复杂性的跨境税务纠纷处理体系,为企业提供了多维度的解决方案与合规指引。

 

1、双重征税的多元解决路径


双重征税是跨境税务领域的常见痛点,英国通过多边条约与国内程序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完善的解决机制。目前,英国已与全球约 130 个司法管辖区签署双重征税条约,绝大多数条约包含基于《经合组织税收协定范本》第 25 条的相互协商程序(MAP)条款,为跨境纳税人提供了官方协商解决渠道。


在启动相互协商程序的同时,纳税人需同步依据英国国内法提起法定上诉,以此规避协商程序失败带来的风险。期间,纳税人可向英国税务法庭(FTT)申请暂停诉讼进程,等待协商结果出炉。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已签署《实施税收条约相关措施以防止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多边公约》(MLI),且对相互协商程序相关条款无任何保留,明确支持以仲裁方式解决主管当局协商未果的双重征税问题,并将仲裁条款纳入双边税收条约,同时承诺执行强制性有约束力仲裁。受脱欧影响,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欧盟仲裁公约不再受理新的相互协商程序申请,企业需转向其他合法途径解决相关争议。

 

2、反避税规则的跨境适用边界


为遏制滥用税收安排获取不当优惠的行为,英国出台了一般反避税规则(GAAR),同时配套特定反避税规则形成监管合力。英国税务海关总署(HMRC)明确界定了规则适用范围:对于非 “滥用性” 税收安排,企业单纯享受双重征税条约带来的国际税收优惠,如跨国企业分支机构或集团内公司间的利润归属划分、不同国家征税权分配等合法权益,一般反避税规则不具备适用空间。


但若存在刻意滥用双重征税条约条款以套取英国税收优惠的行为,税务海关总署可启动一般反避税规则进行规制,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各类特定针对性反避税规则。清晰的适用边界既保障了企业的合法税收权益,又有效防范了恶意避税行为对税基的侵蚀。

 

3、转让定价争议的应对策略与激励机制


在英国,转让定价争议的解决以协商为主、诉讼为辅。绝大多数此类争议通过与税务海关总署达成协议或借助相互协商程序化解,进入法院诉讼程序的案例极少。数字服务税(DPT)的实施进一步强化了纳税人主动解决争议的意愿,该税种由 2015 年《财政法》引入,专门针对跨国企业通过人为安排将英国境内利润转移至低税或无税司法管辖区的行为。


作为独立于企业所得税的税种,数字服务税适用专属规则,但与英国转让定价制度形成协同效应。在多数情况下,纳税人可通过对企业所得税进行合理的转让定价调整,规避数字服务税的纳税义务。其激励逻辑在于,数字服务税税率高于企业所得税,且在 15 个月审查期结束前无上诉权,争议税款需先行缴纳,这促使企业主动通过合规调整化解潜在争议。

 

4、预约定价安排的申请与实操规范


为提前防范转让定价争议,在英运营的跨国企业可向税务海关总署申请单边或双边预约定价安排(APA)。税务海关总署更倾向于受理双边预约定价安排申请,但在特定情形下也会接受单边申请,例如交易另一方居民所在司法管辖区与英国无双重征税条约,或税务海关总署认为寻求双边协议益处有限的场景,如英国作为企业跨境运营核心枢纽、与单个司法管辖区贸易流量较小等情况。


预约定价安排的覆盖范围灵活,可涵盖企业所有转让定价问题,也可聚焦特定问题,包括既往存在的争议点。税务海关总署建议有意向申请的企业,在提交正式申请前进行非正式沟通,以提高申请效率。正式申请提交后,税务海关总署目标在 30 个月内完成全部程序,具体时长取决于案件复杂性及涉及司法管辖区数量,企业可在最终协议达成前随时撤回申请。需注意的是,双边或多边协议的办理时间可能延长至 36 个月甚至更久,协议达成后企业需提交年度报告证明合规性,特定情况下该安排可能被撤销。

 

5、跨境税务相关诉讼的实践现状


尽管转让定价案件进入法院诉讼程序的情况较为罕见,但其他跨境税务问题引发的诉讼较为频繁,例如税收居民身份认定、预提税缴纳争议及常设机构判定等事项,常成为诉讼焦点。目前,英国官方尚未公开此类跨境税务诉讼案件的具体数量数据,这也为企业预判相关法律风险带来了一定挑战。企业在处理上述敏感税务事项时,需加强合规管理,必要时借助专业法律与税务服务,降低诉讼风险。


免责声明

 

法律及程序可能发生变更。本文仅提供一般性信息,不构成法律建议。若您海外遭遇法律纠纷,请立即联系我们咨询专业涉外律师。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