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律师解读:波兰跨境税务纠纷的处置要点

在跨境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的背景下,税务争议的妥善解决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波兰作为欧洲重要的经济体,其跨境税务纠纷处理机制及实践操作具有显著特点,以下将从多维度展开分析。

 

1、双重征税争议的解决路径


跨境双重征税问题的解决方式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需结合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形来确定,既可通过国内诉讼途径处理,也可借助现存双重征税条约中的相关机制加以解决。


目前,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MLI)及欧盟税务纠纷指令对应的解决方案尚未在实际场景中落地应用,但从发展趋势来看,这些机制有望在未来成为国际税务纠纷解决的主流选择,为跨境双重征税问题提供更高效的解决途径。

 

2、反避税规则在跨境领域的实践应用


一般反避税规则(GAARs)与特殊反避税规则(SAARs)已在波兰得到广泛应用,但应用场景多集中于国内税务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MLI)引入的主要目的测试(PPT),尚未在波兰众多核心双重征税条约中生效。该测试未来将如何影响波兰税务机关在跨境场景中打击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的具体方式,仍需进一步观察和实践验证。

 

3、国际转让定价调整的争议与应对


当前,关于国际转让定价调整的相关官方数据尚未公开。从实际处理情况来看,转让定价(TP)调整所引发的争议,主要通过国内诉讼渠道来解决。


企业在面对此类争议时,需做好充分的证据准备和法律应对,以维护自身合法的税务权益,应对转让定价调整带来的潜在风险。

 

4、预约定价安排的发展与实践情况


波兰自 2006 年起开始允许签订预约定价安排(APAs),但在初期阶段,由于该程序流程繁琐、耗时较长,且最终能够获得正面裁定的实体占比极低,导致这一工具的获取难度极大,并未受到企业的广泛青睐。截至 2016 年底,波兰仅签署了 39 份单边预约定价安排协议。


2019 年,波兰针对转让定价领域进行了立法修订,此次修订显著提升了预约定价安排的关注度和受欢迎程度。2021 - 2023 年期间,波兰签订的预约定价安排数量稳步增长:2021 年签订 96 份单边协议和 5 份双边协议;2022 年签订 97 份单边协议和 2 份双边协议;2023 年签订 96 份单边协议和 14 份双边协议。


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波兰已签订 57 份单边、2 份双边以及 1 份多边预约定价安排。从 2006 年至 2024 年年中,波兰累计签订 422 份单边、42 份双边和 3 份多边预约定价安排。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信息,目前仍有 217 项预约定价安排程序正在推进中,其中包含 156 项单边协议和 61 项双边协议。


企业申请预约定价安排需经历漫长过程,不仅要收集齐全所有必要文件、准备详尽的申请材料,还需就所采用的交易条件提供充分合理的说明。在申请过程中,通常需要与税务机关交换补充函件和相关信息,同时需支付相对较高的费用。申请提交至相关部门前,企业通常会在财政部举行会议进行沟通(尽管这并非法定强制要求),提交申请后,关联实体还需向税务机关提交转让定价确定方法。

 

5、跨境税务诉讼的主要争议领域


虽然暂无官方统计数据佐证,但从实际诉讼情况来看,跨境税务诉讼发生率较高的领域主要集中在转让定价(TP)和预提税(WHT)方面。此外,诉讼案件还涉及常设机构和境外机构(PE&FE)的评估问题,以及与增值税欺诈活动相关的货物供应链领域的税务争议。


企业在开展跨境业务时,需重点关注这些高风险领域,加强税务合规管理,降低引发税务诉讼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

 

法律及程序可能发生变更。本文仅提供一般性信息,不构成法律建议。若您海外遭遇法律纠纷,请立即联系我们咨询专业涉外律师。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