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樽律所】抵押在银行的叫什么证

办理房产抵押贷款时需特别注意,真正作为担保凭证的不是房产证本身,而是由不动产登记机构核发的他项权证。这个抵押在银行的叫什么证?法律上明确称为"他项权证",它是确认银行抵押权属的核心法律文件。根据《民法典》第二百零八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必须依法办理登记,未经登记则不发生效力。实务中通常需要借款人提供身份证明、购房合同、收入证明等材料,经银行审核通过后共同向登记机构申请办理抵押登记。

笔者曾处理过一个典型案例:2022年王女士因资金周转需要,以其名下位于朝阳区的房产向某商业银行抵押借款300万元。银行审批通过后,双方共同前往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抵押登记手续,最终领取的他项权证明确记载了债权数额、抵押期限等信息。这个抵押在银行的叫什么证?正是这份他项权证原件由银行保管,而王女士仍持有房产证原件,实现了物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保障。

从法律层面看,《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进一步规定不动产物权变动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在接受房产抵押时,必须确保他项权证的合法性和完整性。笔者认为,当前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风险点是部分借款人误以为需要将房产证原件交予银行保管,实际上银行只需要持有他项权证即可确立抵押权。

实务建议:首先建议银行建立专项管理制度,定期核验他项权证记载事项与抵押合同的一致性;其次建议借款人在还清贷款后7个工作日内办理解押手续并取回他项权证;最后提醒各方注意,这个抵押在银行的叫什么证的保管问题直接关系到抵押权实现的可靠性。

思考问题:若遇到他项权证遗失或损毁的情况,应当如何通过公示催告程序补办证件,才能确保抵押权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