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师事务所】企业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变更

企业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变更是公司运营中的常见需求,但必须严格遵循法定流程。通常需要先由股东会或董事会形成有效决议,明确新的业务方向;接着准备并提交变更登记申请书、决议文件及相关证明至市场监管部门;经审核批准后,方可领取更新后的执照。需注意,若未获核准即开展新业务,可能引发罚款或责令整改等行政后果。

依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企业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变更应向原登记机关提出申请,未经许可不得实施调整。第二十七条细化了所需材料:主要包括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申请书、依法作出的变更决议、以及市场监管总局要求的其他文件。如果涉及公司章程修订,需同步提交新章程或修正案;对于特殊行业如教育、环保等,还需提供前置审批部门的许可文件。

实务中曾有一家餐饮企业2023年计划新增“食品电商配送”业务,虽内部决议通过,但因未提前获取食品流通许可证,首次申请被退回。后续补办资质并重新提交后,顺利完成了企业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变更。笔者认为,跨界经营时务必核实准入壁垒,避免因资质缺失导致流程反复。

实务建议:1.前期调研行业政策,确认是否需要专项审批;2.合理规划2-3周办理时长(含材料补正环节);3.变更完成后同步更新社保、知识产权等关联备案。

思考问题:如果企业在经营范围变更审核期间签订新业务合同,是否构成超范围经营?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