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师事务所】大股东可以解散公司吗

大股东可以解散公司吗?这个问题在实践中确实常见。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条,公司解散的法定情形主要包括:公司章程约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其他解散事由触发;股东会或股东大会通过决议解散;因公司合并或分立而需要解散;被行政机关吊销执照、责令关闭或撤销;以及法院依据法律规定判决解散。

具体而言,如果大股东持有超过三分之二表决权,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召集股东会议并投票通过决议来直接解散公司。例如,在笔者处理过的一个模拟案例中,B科技公司的大股东持股比例达75%,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导致连续三年亏损,且内部决策僵局频发,大股东基于商业考量主动提议解散。经过合法程序召开股东大会并获高票通过,公司随后进入清算阶段,顺利完成资产处置。这充分说明了大股东可以解散公司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公司法》还赋予了小股东一定的救济途径——持有10%以上股权的股东在公司出现严重经营管理困难时(如长期无法形成有效决议、股东会持续僵局),且其他解决方式(如协商或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可向法院申请强制解散。但需注意:司法实践中,法院对此类请求审查严格,通常要求举证证明"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以避免部分股东滥用权利破坏企业稳定。笔者认为,这一平衡机制有助于防止大股东随意操作损害小股东权益。

实务操作中需谨慎:大股东可以解散公司吗?答案虽然是肯定的,但必须严格遵循法律程序。建议在考虑解散前优先探索替代方案(例如引入新投资者、业务重组或股权转让),以降低潜在冲突和成本风险。最后留一个思考问题:在当前经济波动较大的背景下,您认为法院应如何更精细地权衡保护小股东利益与维持企业持续经营的价值?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