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10万判缓刑可以吗?从实务角度分析,这类案件通常难以适用缓刑。根据《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的标准为3万元以上,依法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缓刑的适用前提是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数额达到10万元时,法定刑期已超出缓刑门槛。
笔者曾代理2023年杭州一起案件:张某以代购奢侈品为名骗取多人共计9.5万元,全额退赔并取得谅解,最终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三年。但需注意,若金额达到10万元(如另一案例中李某诈骗10.2万元),即便退赃退赔仍被判处实刑。但需注意,若金额达到10万元(如另一案例中李某诈骗10.2万元),即便退赃退赔仍被判处实刑。这说明司法实践中,诈骗10万判缓刑可以吗?答案往往是否定的。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区对数额认定存在弹性空间。例如2022年广东某案中,被告人诈骗金额9.8万元(略低于10万),通过认罪认罚+全部退赃,最终获得缓刑判决。笔者认为,金额接近临界值时仍有辩护空间,但一旦突破10万元红线,法院通常严格适用法定刑档。
实务建议:1.重点围绕金额认定辩护(如将利息/违约金从犯罪数额中剥离);2.必须完成退赃退赔并取得被害人谅解书;3.充分利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最后思考:若犯罪嫌疑人主动退还部分款项后实际损失低于10万元,是否可能重新评价犯罪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