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所】独立董事可以持股吗

关于独立董事是否可以持股的问题,实务中需要结合《公司法》及监管要求具体分析。通常认为,独立董事可以持有公司股份,但需注意比例限制和股东排名情况。根据现行规则,若持股比例低于1%且不属于上市公司前十大自然人股东,法律上是允许担任独董的。这既考虑到适度持股可能提升履职积极性,也需防范因股权过度集中损害独立性判断。

笔者曾代理过一起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的案例:王某作为行业专家被提名独立董事,其通过二级市场逐步购入公司0.3%股份。在审核阶段,监管部门认可其持股未超限,但要求补充提交《独立性保障声明》及持股明细说明。这一实例表明,“独立董事可以持股吗”的答案并非绝对否定,而是需综合考量股权比例与股东地位。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明确禁止以下情形:直接或间接持股超过1%,或属于前十大自然人股东。这是因为超标持股可能导致利益关联过强,违背“独立客观判断”的基本职责。此处“间接持有”包括通过配偶、子女或控制企业等渠道的持股市值合并计算。

笔者认为现行标准存在可优化空间:一是仅以自然人身份界定前十大股东,未覆盖机构代持等复杂情形;二是未区分主动增持与被动获得(如继承)的法律后果。在某虚构案例中,独董赵某因接受赠与获得1.5%股份后遭立即停职,突显了规则执行的刚性特点。

实务操作建议:第一,候选人应聘请律师对直接与间接持股进行全面核查;第二,任职期间需建立股权变动监控机制,确保持续符合要求;第三,可考虑通过民事信托、资产代管等方式实现持股与职务的风险隔离。最后请大家思考:随着全面注册制推进,“独立董事可以持股吗”的监管逻辑是否应区分传统行业与创新型企业?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