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所】理财到期不兑付违法吗

理财到期不兑付违法吗?这确实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根据《合同法》第60条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管理办法》第35条,金融机构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兑付义务。笔者曾代理过2021年北京某银行理财纠纷案,虽然产品说明书标注了"非保本",但因银行未披露关键风险信息,最终被法院判定赔偿90%本金。

实务中需注意三个关键点:1.即使合同写明"不承诺保本",若存在销售误导仍可能构成违约。2.疫情期间出现的"系统故障""流动性紧张"等理由,通常不被法院认可为正当免责事由。3.对于私募产品,还要特别注意是否涉及非法集资的刑事红线。

当发现理财到期不兑付违法情形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立即对账户流水、产品公告进行公证保全;其次可向当地金融纠纷调解中心申请调解(目前免费且效率较高);最后要关注诉讼时效,普通理财合同纠纷的3年时效从到期日次日开始计算。去年深圳有个典型案例,投资者因延误起诉时间导致部分利息请求权丧失。

值得讨论的是:如果理财产品通过"滚动发行"方式延期兑付,是否构成变相违约?笔者认为这需要具体分析延期决议的程序合法性及对投资者的补偿方案。回到核心问题,"理财到期不兑付违法吗"的答案始终是肯定的,但维权策略要根据产品类型和违约情节灵活调整。

思考题:当金融机构用"以物抵债"方案替代现金兑付时,投资者应重点审查哪些法律风险?(提示:需评估抵债资产权属、估值方法及变现可能性)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