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诈骗案的立案流程其实并不复杂,但关键是要把握几个要点。去年北京朝阳区就发生过一起典型案例:某私募基金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募集资金后跑路,200多名投资者带着转账记录、宣传材料和微信聊天截图到朝阳经侦大队报案,3天内就拿到了立案通知书。
从法律层面看,《刑事诉讼法》第110条规定了报案的基本要求。实务中需特别注意三点:1.尽量选择犯罪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2.首次报案时最好有初步证据材料;3.记得索要加盖公章的回执凭证。笔者处理过的案件中,约有30%的纠纷都卡在证据准备不足这个环节。
关于金融诈骗案的立案标准,2020年最高检发布的司法解释明确要求同时具备两个要素:一是采用欺骗手段,二是非法占有目的。比如广州中院去年判决的虚拟货币诈骗案,被告人就是通过伪造区块链技术白皮书骗得投资款,被认定同时符合这两个要件。
给受害人的实用建议:1.第一时间固定电子证据(建议公证);2.整理完整的资金流向图;3.对重大案件可考虑聘请律师协助报案。尤其要注意的是,金融诈骗案的立案时效与普通民事纠纷不同,刑事追诉期最长可达20年。
延伸思考:当遇到P2P平台爆雷等涉众型金融诈骗时,个人单独报案和集体报案在法律效果上会有哪些实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