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樽律所】如何看待因离婚导致的暴力案件

家庭暴力是婚姻关系中的严重违法行为,尤其在离婚纠纷中更容易激化矛盾。笔者在处理多起因离婚导致的暴力案件中发现,这类案件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反复性的特点,需要特别警惕。

以2023年北京朝阳区法院审理的一起真实改编案例为例。王女士在提出离婚后,其丈夫李某多次到工作单位骚扰并扬言报复。法院最终依据《反家庭暴力法》第23条及时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李某在200米范围内接近王女士及其父母住所。

从法律实务角度看,因离婚导致的暴力案件处理需把握几个关键:1.报警记录和伤情鉴定要形成完整证据链;2.可同时提起民事诉讼和刑事自诉;3.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时需提供心理咨询记录等佐证。

笔者建议受害者采取"三步走"策略:首先确保人身安全,其次固定证据(包括录音、视频等),最后寻求专业法律援助。值得思考的是:社区网格化管理能否在早期发现并干预因离婚导致的暴力案件?

需要提醒的是,《刑法》第260条明确将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行为入刑。对于因离婚导致的暴力案件中涉嫌犯罪的施暴者,受害人可以要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实践中这类案件的难点在于如何平衡保护受害人与惩治施暴者的关系。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