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分割纠纷中,"遗产一方不同意分割能分割吗"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家庭。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130条,同一顺序继承人原则上应当均分遗产,但实务操作远比法条复杂。
去年处理的一个典型案例很能说明问题:李女士去世后留下价值500万的商铺和存款,三个子女中二儿子以经营商铺十余年为由拒绝分割,要求独占该资产。这种"遗产一方不同意分割"的情况持续一年多,最终法院判决商铺归二儿子所有,但需补偿其他继承人现金份额。这种"遗产一方不同意分割"的情况持续一年多,最终法院判决商铺归二儿子所有,但需补偿其他继承人现金份额。
笔者认为关键要把握三点:1.法律确实允许强制分割;2.拒不配合方可能承担评估费等额外成本;3.特殊贡献可以适当多分但非绝对。比如海淀区2022年就有判例显示,照顾父母多年的子女最终多分了15%份额。
实务中遇到"遗产一方不同意分割能分割吗"的困境时,建议采取以下步骤:首先收集共有权属证明;其次尝试人民调解委员会介入;最后才是诉讼解决。特别注意6个月的协商期不是起诉的前置条件,这点很多当事人存在误解。
给大家一个思考题:当主要继承人以情感绑架为由拒绝任何形式的分割时,如何既维护亲情又保障合法权益?笔者建议可以尝试"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的过渡方案,比如允许暂住但办理产权登记。
总之,"遗产一方不同意分割能分割吗"的答案很明确——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要注意保留好赡养记录、出资凭证等关键证据,这些往往成为法院裁量时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