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师事务所】怎么争夺孩子抚养权

关于怎么争夺孩子抚养权的问题,民法典第1084条给出了基本框架,但实际操作中远比法条复杂。法院在判决时会重点考量三个关键点:1、2岁以下婴幼儿原则上由母亲直接抚养;2、2-8周岁儿童需综合评估双方条件;3、8周岁以上必须征询孩子真实意愿。笔者认为,这个年龄划分只是基础标准,真正决定胜负的往往是细节证据。

去年处理的张先生案例就很能说明问题(已做脱敏处理)。男方想争取7岁女儿的抚养权,我们指导他收集了以下核心证据:1、近三年连续陪孩子过生日的视频和医疗陪护记录;2、对比女方新男友有赌博习惯的治安处罚记录;3、儿童心理专家出具的"父亲更了解孩子情绪需求"的评估报告;4、孩子在心理咨询时多次表达"喜欢爸爸做的早餐"。最终法院采信了情感联结度更高的举证。

怎么争夺孩子抚养权才能占据优势?建议把握四个突破口:经济保障方面,不仅要看收入数额,更要证明稳定性;生活照料方面,建议整理近一年的家长群聊天记录和接送打卡记录;教育投入方面,课外班缴费凭证比口头承诺更有说服力;特别提醒的是,如果发现对方有不利于子女的行为(如频繁更换同居对象),要及时通过居委会取证。

很多当事人误以为物质条件决定一切。笔者代理过某上市公司高管的案件,虽然他能提供别墅和海外游学计划,但因前妻出示了其去年仅参与3次家长会的考勤记录,最终法院认为"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弥补亲情缺失"。建议准备抚养权诉讼时要像拼图一样组织证据,尤其要突出持续性照顾的证明。

实务难题:当双方经济和教育条件相当,且10岁孩子表示"爸爸妈妈都好"时,该怎么争夺孩子抚养权?您觉得这种情况下最有力的突破点是什么?欢迎分享您的法律见解。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