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所】行为犯与危险犯辨析,严苛标准解析与经典案例深度剖析

行为犯与危险犯的严格度对比解析

在深入探讨行为犯与危险犯的严格度差异时,我们首先应当准确界定二者的概念及其差异,行为犯,顾名思义,是指行为人一旦实施了刑法规定的违法行为,便已构成犯罪,相对而言,危险犯则要求行为人的行为不仅需满足违法标准,还需造成或可能造成特定的危险状态,方能构成犯罪。

1、严格度对比:在严格度上,危险犯相较于行为犯更为严格,这是因为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便即构成犯罪,而危险犯则需要行为人不仅实施违法行为,还需达到一定的危险状态,才构成犯罪,这种对危险状态的强调,使得危险犯的犯罪构成要件更为严格。

2、构成要件差异:在构成犯罪的要件上,行为犯只需具备法定的违法行为即可构成犯罪,而危险犯则需行为对法益造成一定的危险,危险犯与实害犯相对应,实害犯是以对法益的实际侵害作为处罚根据的犯罪,而危险犯则是以对法益发生侵害的危险作为处罚根据的犯罪。

3、犯罪情节恶劣程度:在犯罪情节的恶劣程度上,危险犯相较于行为犯更为严重,因为危险犯在实施犯罪时,同时具有危害的后果,这使得犯罪情节更加恶劣,在追究法律责任时,危险犯的行为人应当更加重视自首,以争取从轻处罚的机会。

行为犯与危险犯的区别深度解析

1、法律角度分析:行为犯与危险犯的区别在于,行为犯只要实施了特定犯罪行为即构成既遂,而危险犯的既遂则需在实施行为的基础上,存在发生危害结果的危险,危险犯是指以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定的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为既遂标志的犯罪。

2、危险犯的特点:危险犯的特点在于,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律规定的危险状态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这类犯罪不以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为标准,而以法定的客观危险状态的具备为标志。

3、行为犯的特点:行为犯的特点是,只要满足刑法所定义的某种犯罪构成条件之行为即可视为既遂,无需触发特定犯罪后果,相较而言,危险犯则是指行为者的行为必须达到引发法律所规定的风险状况才能算作既遂。

4、法律责任追究差异:在追究法律责任时,行为犯和危险犯的主要差异表现在,行为犯以特定犯罪行为的完结视为既遂标志,无需产生实质性的犯罪后果;而危险犯则系以行为人所从事的危害行为对规定的某类危害性应果形成威胁为既遂依据的犯罪类型。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