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印度的仲裁要如何执行?国樽涉外律师解读印度仲裁执行相关条款


2025 年,印度的判决 / 裁决执行领域经历了变革性发展,新双边条约的签署、司法改革的推进以及国际合作机制的加强是主要推动因素。其中最重要的进展是 2024 年 8 月 31 日生效的《印度 - 阿联酋双边投资条约》—— 该条约明确规定,依据其作出的仲裁裁决应被认定为 “商事” 性质。这一规定解决了印度在《纽约公约》(New York Convention)项下的长期保留问题(此前印度仅将执行范围限定于商事关系)。


最高法院在 “Avitel Post Studioz 有限公司等诉汇丰 PI 控股(毛里求斯)有限公司案”中作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判决,强烈支持国际仲裁标准,并批评了裁决债权人在印度面临的 “艰难斗争”。该判决为 “早期执行”打开了通道,不再允许裁决债务人拖延执行程序。此后,孟买高等法院在 2024 年 4 月下令将冻结的银行账户资金转移给汇丰银行,而这一执行距离最初的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SIAC)裁决作出已近 10 年。


2024 年 “Gaurav Dhawan 诉 Transasia 私人资本有限公司案”中出现了另一项重要司法进展。德里高等法院在该案中审查了基于非对称管辖权条款作出的英国法院外国判决的执行问题,即便诉讼理由与英国无任何关联。该判决明确了复杂跨境商事安排下判决执行的范围。


印度法院已扩大对非当事人的执行范围,多家高等法院已形成 “刺破公司面纱”以执行判决债务人资产的司法判例。德里高等法院在 “Balmer Lawrie 案” 中明确,执行法院仅可在 “通过欺诈手段隐匿、转移资产或使资产脱离判决债务人控制” 的情形下,刺破公司面纱追讨资产。


2024 年 7 月 1 日起生效的包括《印度刑法典》在内的新刑法,通过设立国家法医学大学及要求法医团队强制参与重大执行相关犯罪案件,提升了执行程序中的法医调查能力。


技术进步也强化了执行机制。印度通过参与多项自由贸易协定,引入了互惠执行条款,简化了跨境执行流程;电子立案系统和视频会议设施的应用加快了执行程序,推动争议解决效率提升。


然而,在互惠通知方面,印度仍面临挑战。尽管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保持密切商业关系,但这些国家仅被列为仲裁裁决执行的 “互惠地区”,尚未被列为法院判决执行的互惠地区,导致执行不对称问题。2020 年 1 月,阿联酋被列为判决执行的互惠地区,但至今尚未被列为仲裁裁决执行的互惠地区。


专门商事法院的设立提升了执行效率,这些法院针对复杂商事执行案件制定了专门程序。国际仲裁中心也日益认可印度的执行机制,为复杂国际争议提供了更多执行途径。


免责声明

 

法律及程序可能发生变更。本文仅提供一般性信息,不构成法律建议。若您在印度遭遇法律纠纷,请立即联系我们咨询专业涉外律师。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