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出海巴西,商标与商业外观保护:从注册到维权,守住品牌辨识度


中国品牌进军巴西市场,“商标” 与 “商业外观” 是消费者识别品牌的核心符号。巴西商标制度有其独特规则 ——2021 年新增 “位置商标”、要求 “5 年使用义务”,且商业外观无专门法律但可通过反不正当竞争维权。若忽视这些细节,中国企业可能面临 “品牌被抢注”“包装被仿冒” 的风险。本文为中国品牌提供从商标注册到商业外观保护的全流程方案。

 

商标注册:先搞懂 5 类核心类型” 与注册全流程

 

巴西商标类型丰富,且 2021 年新增位置商标,企业需根据品牌资产选择注册类别,同时熟悉 “审查 - 异议 - 续展” 全流程。

 

1. 选对商标类型,覆盖品牌触点

 

巴西商标包括文字、图形、组合、三维、位置 5 类,中国企业可结合品牌元素组合注册:

文字商标:保护品牌名(如 “华为”“海尔”),需注意巴西认可非拉丁字母(包括中文),但建议同时注册当地语言译名(如 “小米” 可同步注册 “Xiaomi”),避免他人抢注;

三维商标:保护产品外形(如 Coca-Cola 经典瓶型),适合中国食品饮料、美妆企业 —— 例如某中国护肤品企业将 “水滴形面霜瓶” 注册三维商标,有效阻止仿品;

位置商标(2021 年新增):保护标志的特定位置,如运动鞋侧面的 “对勾” 标志、手机背部摄像头的环形排列 —— 中国运动品牌、消费电子企业可利用此类商标强化品牌辨识度。

 

2. 注册流程:60 天异议期是 “关键防御期”

 

巴西商标注册需经 “形式审查→实质审查→公告→注册” 四步,全程约 12-18 个月,其中 “公告后 60 天异议期” 需重点关注:

 

形式审查:BRPTO 核查申请文件(如商品 / 服务分类是否准确),中国企业常因 “分类错误” 被退回 —— 建议参考《尼斯协定》,并结合巴西本地产业分类调整,例如 “充电宝” 需归类为 “电池充电器” 而非 “电子配件”;

 

异议应对:若被他人提出异议(如认为商标近似),需在 60 天内提交证据(如品牌在中国的使用证明、市场知名度材料)。2023 年某中国家电品牌被巴西本地企业异议,通过提交国内销售数据、媒体报道,成功驳回异议。

 

核心警示:5 年 “使用义务”,否则商标可能被 “失效”

 

巴西实行 “商标使用制”,注册后 5 年内必须使用,连续 5 年不使用或使用形式改变(如商标字体大幅修改),任何第三方可请求宣告失效 —— 这是中国企业最易忽视的风险点。

“使用” 的认定标准:包括产品销售、广告宣传、电商平台展示等,需留存证据(如销售合同、广告截图、物流单据)。例如某中国服装品牌在巴西注册商标后,定期将亚马逊巴西站的销售页面、社交媒体推广内容存档,避免因 “无使用证据” 被挑战;

 

续展提前 6 个月准备:商标保护期 10 年,续展需在到期前 6 个月内申请,若逾期未续展,有 6 个月宽限期,但需缴纳额外费用。建议企业设置 “商标管理日历”,避免因时差、流程延误导致续展失败。

 

商业外观:无专门法,但可通过 “反不正当竞争” 维权

 

巴西虽无商业外观专项法律,但《知识产权法》《消费者保护法》禁止 “模仿导致消费者混淆” 的行为,中国企业可通过两大途径保护产品包装、门店设计等商业外观:

 

1.“拆分保护” 策略:将商业外观的核心元素注册为商标或外观设计。例如某中国奶茶品牌的 “杯身波浪纹 + 绿色瓶盖”,可将 “绿色瓶盖” 注册三维商标,“波浪纹图案” 注册外观设计,形成双重保护;

 

2.侵权维权的 “两步走”:若发现仿冒,先发送 “停止侵权函”( cease and desist letter ),若无效可向监管机构(如巴西经济保护委员会)投诉或提起民事诉讼。2024 年某中国家电企业发现巴西本地品牌仿冒其冰箱门体花纹,通过提交 “消费者混淆调查数据”,法院判决对方停止销售并赔偿损失。

 

2023 年许可新规:在审商标也能 “赚许可费”

 

2023 7 月巴西 BRPTO 发布法令,认可在审商标的 “或然性权利”,企业可将未注册完成的商标许可给巴西合作伙伴,并约定许可费 —— 这对中国企业快速开拓市场很有帮助。例如某中国母婴品牌在巴西商标审查期间,将商标许可给当地经销商使用,既提前实现品牌落地,又通过许可费回收部分成本,待商标注册完成后再收回独占权。

 

中国品牌在巴西的 “辨识度”,需要商标与商业外观的双重守护。从注册时的类型选择,到使用中的证据留存,再到维权时的策略组合,每一步都需贴合当地规则,才能让品牌在巴西市场站稳脚跟。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