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该给彩礼吗?这个问题在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争议。民法典第1042条虽然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但并未完全否定彩礼的合法性。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如何界定合理婚俗与变相买卖婚姻的界限。
2023年北京朝阳区法院审理的一起典型案例值得关注:男方支付了50万元彩礼后,女方迟迟不愿办理结婚登记。法院最终判决全额返还彩礼,理由是该金额远超当地平均水平且存在恶意拖延行为。这个案例提醒我们,给付高额彩礼需格外谨慎。
从法律实务角度看,处理彩礼纠纷通常会考虑三个因素:1.双方是否实际共同生活;2.给付金额与当地风俗的匹配度;3.分手的具体过错方。特别要注意的是,即便已经登记结婚,若共同生活时间过短(如不足半年),法院仍可能支持部分返还请求。
笔者建议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通过书面形式明确彩礼性质;2.尽量采用银行转账等可追溯方式支付;3.必要时可进行婚前财产公证。值得思考的是: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结婚该给彩礼吗"这个传统习俗是否应该与时俱进地调整?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法律不干涉自愿、合理的婚俗往来,但坚决反对将"结婚该给彩礼吗"异化为攀比工具或敛财手段。健康的婚姻关系应当以感情为基础,物质条件只是锦上添花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