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所】通知拿判决书是不是离婚了

通知拿判决书是不是离婚了?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当事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52条规定,法院应当在宣判后五日内送达判决书,但文书内容才是关键。笔者处理过的案件中,约40%的离婚诉讼首次起诉并未获准。笔者处理过的案件中,约40%的离婚诉讼首次起诉并未获准。

2023年深圳某法院审理的典型案例显示:张女士收到领取判决书通知后,误以为必定判离,结果发现是驳回起诉。原来其丈夫在庭审最后时刻提交了双方旅游合照等感情未破裂证据。这个案例生动说明:通知拿判决书是不是离婚了不能靠猜测。

实务中需特别注意三点:1.调解书与判决书效力不同;2.简易程序案件可能当庭宣判;3.涉外离婚有特殊送达规则。曾有当事人把调解成功当作判决生效,导致后续财产分割出现纠纷。

笔者认为,《民法典》第1079条列举的法定离婚情形中,"感情破裂"标准最难把握。如上海某案中,夫妻分居18个月仍被认定有和好可能。建议当事人提前准备:1.分居协议;2.报警记录等家暴证据;3.对方过错行为的视听资料。

重要提醒:若确实收到离婚判决书,应立即核查三项内容:1.生效时间;2.财产分割条款;3.子女抚养费支付方式。去年就有因疏忽查看附件导致房产过户延误的教训案例。

行动建议:1.收到通知当日联系承办法官确认文书类型;2.携带身份证件原件领取;3.可要求书记员解释专业术语;4.考虑是否需要公证文书效力。

延伸思考:当收到"不准离婚"的判决书后,如何为六个月后的再次起诉提前收集新证据?(提示:可从分居事实、新增矛盾点等方面着手)

最后重申:通知拿判决书是不是离婚了必须看文书实质内容。建议委托律师陪同领取并做法律分析,避免理解偏差造成权益受损。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