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中,赡养老人的扣除规则往往让纳税人产生误解。很多人以为实际赡养几位老人就能扣减几人,其实这是个误区。现行税法明确规定:独生子女每月可定额扣除2000元,非独生子女则需与其他兄弟姐妹分摊2000元额度。现行税法明确规定:独生子女每月可定额扣除2000元,非独生子女则需与其他兄弟姐妹分摊2000元额度。
去年处理过一个典型案例:王女士是家中独女,同时照顾68岁的母亲和72岁的公公。虽然实际赡养两位老人,但因符合独生子女条件,她每月仍能全额享受2000元扣除。这个案例生动说明:扣税赡养老人可以扣减几人并非取决于赡养数量,而是看纳税人是否属于政策认定的独生子女。
实务操作中要把握三个要点:1.被赡养人年龄必须达标(父母年满60岁或子女已故的祖父母);2.非独生子女需留存书面分摊协议;3.扣除标准全国统一不按地区差异调整。笔者曾遇到兄妹四人因未签书面协议,导致税务稽查时各执一词的情况。
专业建议方面:1.提前收集老人的身份证明和亲属关系材料;2.建议非独生子女家庭在每年12月确认次年分摊方案;3.注意2024年可能提高扣除标准的政策动向。值得思考的是:如果纳税人既要赡养父母又要抚养幼儿,如何平衡各类专项扣除才能实现最优节税?
特别提醒纳税人关注本质问题:扣税赡养老人可以扣减几人的核心在于法律意义上的子女身份认定。政策设计体现了对独生子女家庭的倾斜照顾——无论实际赡养一位还是多位老人,只要符合独生子女条件就能享受全额扣除。申报时务必核实自己的身份证明材料是否齐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