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樽律所:离婚损害赔偿都有哪些行为

离婚损害赔偿作为婚姻法中的重要救济制度,在实务中常常成为争议焦点。笔者结合多年办案经验发现,不少当事人对"重大过错"的认定标准存在误解,导致维权困难。

民法典明确规定的五种可索赔情形包括:1. 重婚行为(如2022年上海某案中男方在两地重复登记结婚);2.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需注意需满足持续稳定共同生活的要件);3. 实施家庭暴力(去年北京朝阳区法院将高频次精神控制也纳入认定);4. 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如拒绝支付患病配偶医疗费达6个月以上);5. 其他重大过错(司法实践中包括恶意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等)。

近期代理的张女士案件就涉及离婚损害赔偿的典型争议。其丈夫三年间向游戏主播打赏80余万元,法院最终认定构成"重大过错"。这个案例表明,随着社会发展,"重大过错"的外延正在通过判例不断丰富。

关于举证要点,笔者认为有三个关键:1. 重婚需调取婚姻登记信息;2. 同居关系要收集租房合同、物业记录等连续性证据;3. 家庭暴力务必保留报警回执和伤情鉴定。特别提醒,微信聊天记录等电子证据必须经过公证才具效力。

实务贴士:1. 遭遇家暴后应立即就医并拍摄伤情照片;2. 发现婚外情时可委托律师调查开房记录;3. 主张赔偿金额建议不超过共同财产的30%。

延伸思考:若配偶长期沉迷网络赌博但未借款,是否构成"重大过错"?这涉及到对家庭义务违反程度的判断标准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虐待遗弃行为的认定往往需要综合考量时间跨度和情节严重性。建议提前收集居委会证明、邻居证言等辅助证据链。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既要维护无过错方权益,也要避免滥用诉权破坏婚姻关系的稳定性。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