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领域/银行与金融服务/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刑事诉讼法下取保候审条件解析,保障权益与诉讼顺利进行
发布时间:2025/04/20 作者:国樽律所

条件与适用详解

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取保候审是一种重要的诉讼保障措施,旨在保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确保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取保候审要符合哪些条件?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取保候审的保证金起点与数额确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的保证金起点数额为人民币一千元,具体数额的确定需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以及犯罪嫌疑人的经济状况等。

二、取保候审的条件概述

取保候审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不应被追究刑事责任;

2. 取保候审期限已满;

3. 采取取保候审决定不当;

4. 被逮捕的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产生社会危险;

5. 被逮捕的被告人案件在法定期限内未审结。

三、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详解

1.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

2.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且取保候审不会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并且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 羁押期限届满。

四、法律分析:取保候审的条件与适用

1.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 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4. 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

5. 提请逮捕后。

五、办理取保候审需要满足的条件

1.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六、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与法律条文

1.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取保候审的条件包括:

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附加刑;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

怀孕或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审结。

2. 实务中,除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及怀孕和哺乳期的妇女外,通常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解除羁押不会具有社会危害性;

缴纳保证金。

七、总结

取保候审作为一种重要的诉讼保障措施,在保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了解取保候审的条件与适用,对于保障诉讼活动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根据具体案件情况,依法作出取保候审的决定。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