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民商诉讼与仲裁/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宪法宣誓制度历程与意义,尊崇宪法权威,强化公职人员职责
发布时间:2025/04/17 作者:国樽律所

从历史回眸到现代实践

在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中,宪法宣誓制度的设立与完善,不仅是对宪法权威的尊崇,更是对国家公职人员职责使命的深刻诠释,本文将带领大家回顾宪法宣誓制度的历程,探究其在我国宪法中的确立时间及其深远意义。

宪法宣誓制度写入宪法的历史溯源

宪法宣誓制度的设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沉淀与实践探索,早在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将宪法宣誓制度载入宪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这一规定标志着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正式确立,这一制度在当时并未得到充分实施,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象征性的仪式存在。

宪法宣誓制度在2018年的完善

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这一修正案的通过,标志着我国宪法宣誓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宪法宣誓制度的法律分析

2018年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也就是宪法宣誓,这一修正案的通过,为宪法宣誓制度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宪法宣誓制度的确立,不仅是对宪法权威的尊崇,更是对国家公职人员职责使命的深刻诠释。

宪法宣誓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宪法宣誓制度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是西方宪政国家为了彰显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约束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而专门设立的制度,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宪法宣誓制度也逐渐在我国确立起来,成为国家公职人员履行职责的重要仪式。

宪法宣誓制度的现实意义

宪法宣誓制度的确立,对我国法治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宪法宣誓制度有助于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使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始终牢记宪法精神,依法行政,宪法宣誓制度有助于树立宪法权威,弘扬法治精神,为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宪法宣誓制度有助于促进国家公职人员廉洁自律,提高政府公信力。

宪法宣誓制度的设立与完善,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续深化宪法宣誓制度的实施,使其在促进我国法治建设、维护国家法治权威、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 返回列表